夏天的雷雨说课稿

时间:2024-10-01 20:51:17
夏天的雷雨说课稿

夏天的雷雨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夏天的雷雨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夏天的雷雨说课稿1

一、说目标

根据《纲要》音乐领域总目标以及中班幼儿的已有学习经验与年龄特点出发,本次教学活动目标确定如下:

1动作技能目标: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能用问答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2认知目标:理解歌词,知道用跳音演唱“一闪闪”、“哗啦啦”,用有力的声音唱“轰隆隆”。

3情感目标:体验问答对唱的乐趣。

从活动目标出发,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学唱歌曲《夏天的雷雨》,能用问答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活动的难点是:理解歌词,知道用跳音演唱“一闪闪”、“哗啦啦”,用有力的声音唱“轰隆隆”。

二、说内容

本次活动我采用多通道感知、情境对唱等方式,引导幼儿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从《纲要》精神来看,培养幼儿对歌唱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重要目标,所以我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以对唱这种有趣的歌唱方式来吸引幼儿的兴趣。

从各年龄阶段歌唱活动的目标来看,在有伴奏的情况下,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能初步学会对唱的形式,大班虽然也也可以学习,但重在没有伴奏的情况下也能独立而完整的演唱。从幼儿的经验与发展来看,幼儿虽然早就学会了在有伴奏的情况下,可以可以独立的完成歌曲的演唱,但对于问答对唱,这种新的演唱形式还是比较陌生的,所以能用问答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是主要目标。

从幼儿发展的关联性来看,小班幼儿已经学会了在有伴奏的情况下,完整的演唱,这都是为问答对唱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同时,本次对唱形式的学习也是为大班学习其他更复杂的演唱形式做铺垫的。

三、说方法

《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因此,活动中除了以积极饱满的情绪影响孩子外,我选择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游戏法:根据幼儿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对唱的方式,引导幼儿倾听同伴的

歌声,学习协调一致地进行演唱。

2、视听唱法: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和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引导

幼儿在观察生动形象的图片,充分地刺激幼儿的视觉,用语言和音乐熏陶帮助他们轻

松地理解歌曲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3、示范法:教师采用直接示范演唱,使幼儿更直接的了解整首歌的内容。

4、行为练习法:在整个学唱过程中,反复的练习使幼儿能更加熟悉歌词以及旋律,幼儿就能自然的进入对唱的形式中。

5、提问法:教师运用歌词直接提问,让幼儿回答后,使幼儿更加明确歌词的内容。

6、谈话法:直接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是整节课的开始充满了轻松的轻松自然的氛围。

四、说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直接采用谈话导入的方式,让幼儿想一想后,说一说夏天的雷雨是怎样的。这种师幼互动的谈话方式是为幼儿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激发幼儿积极回应老师的提问,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思维,主动回忆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有关夏天的知识。在讨论这个问题中,隐含了歌词的内容。

(二)理解歌词

1。教师将歌词第一段进行分句提问,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在无形中对幼儿做出了肯定。

2。巧妙地借助图片所展示的图像,帮助幼儿理解并熟悉歌词这是为目标2中理解歌词准备的,也为幼儿熟悉歌曲节奏做了铺垫。也同时在教师提问和幼儿回答的过程中,幼儿也了解到整首歌是一歌问答对唱的形式。

(三)演唱歌曲

1、教师首先利用演示法,根据图片演唱歌曲,请幼儿欣赏歌曲旋律,熟悉歌词。

2、一首歌曲一下子学会有点困难,但让孩子在熟悉音乐后,唱出自己印象深刻的一句并

不难。并且,中班的孩子已有一定的表现欲望了,让他们当个小老师,他们会争先恐后,使以往枯燥的学唱环节生动起来。当然,孩子如果唱得不是很准确,教师要及时引导,并努力引导他们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在幼儿已经可以根据图片以及之前个别幼儿的范唱知道第二段歌词时,请幼儿根据图片跟唱歌曲。

3、教师与幼儿用问答的方式练习歌曲,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首先由教师唱第一段,

也就是提问段,让幼儿根据之前的练习以及回忆教师的提问歌词唱第二段。然后经过练习后可由幼儿唱第一段,教师回答幼儿,演唱第二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思考用不同的音色以及力度来表现歌曲的内容,这样就很好的体现了目标2中,知道用跳音演唱“一闪闪”、“哗啦啦”,用有力的声音唱“轰隆隆”。

4、请幼儿分成男女两组,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孩子对合唱这种单一的表现方式的兴趣

不是非常持久,所以我们可以尝试让孩子用不同唱的形式来学唱歌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问答对唱这样变化的方式很受孩子欢迎。

5、请幼儿两两自由组合,用问答对唱的形式,在这整个演唱歌曲的大环节环节中老师要

培养幼儿大胆的表现自己情感和体验的能力、鼓励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我先采用老师与幼儿问答对唱的方式,再请幼儿分组进行对唱,随后请幼儿自由对唱????这些多种对唱的方式来鼓励幼儿表演歌曲,这是孩子领会歌曲的一种升华,也是孩子们喜欢的一种学习方式。尽可能多地为幼儿提供表现的机会,让幼儿在不同的演唱过程中体验歌曲愉快的情绪。这整个学唱的过程中都是为实现目标1服务的。

(四)结束

请全体幼儿随音乐加上动作,自由表演。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方式和

感受都有所不同,采用自由表演的方式使幼儿再一次巩固所学到的本领,并给每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五、说结果

对幼儿来说学唱这首充满童趣的歌曲是比较容易和感兴趣的,而且这种新的演唱方式也是幼儿能对整首歌的学习更感兴趣。但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

1、在跟唱时,教师要引导幼儿用跳音和有力的声音唱不同的歌词,对于刚开始接触的这些

新词,幼儿可能很难达到教师的要求与期望,那么就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幼儿,让幼儿知道因为“闪电”和“雨滴”的速度都是很快的所以在唱“一闪闪”和“哗啦啦”的时候要用跳音,但是在唱“轰隆隆”的时候因为雷声都是很响的,所以要用有力的声音唱。

2、在教师幼儿对唱的时候,有些幼儿可能一下子记不住歌词,那么教师就要利用图片提示

幼儿接下去的歌词。

……此处隐藏933个字……资料或询问长辈,了解到雷雨前的现象以及避雷小常识。让课堂走向室外,课堂更具有开放性。这也有助于“了解雷雨现象和掌握防雷知识”这个知识目标的达成。

二、构建紧密联系生活的课堂

1、联系生活、观察生活,关注雷雨前的现象

教材中给出的雷雨前画面,都是一些小动物的现象,但是联系到我们学校的学生,他们都是城市的学生,很少看见这些动物,那么怎么知道要下雨了?于是我在活动一中还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将这些现象分类,分为在城市和农村,我们分别可以通过什么来知道要下雷雨了。

不过今天在课堂上有很多学生的回答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到的都是自己感受或看到的,那么我再用此方法梳理时会让他们更加清楚。

2、用已获得的避雷常识帮一帮身边的小朋友,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学生了解了避雷方法后,我根据我校学生情况,创设了四个情景。这四个情景都是很有可能发生的,让学生在课堂中体会到真实生活。并且让学生在帮助这些弟弟妹妹中获得快乐。

在课堂教学时,这个环节学生都很积极,有了这种很真实的情景,他们就像在真实的生活中帮助他人一样,获得快乐。如果不是这么贴近生活的情景创设,学生可能会想不到他的知识还可以帮助到别人。此方法也促进了教学重难点的达成,使学生很好的掌握了防雷知识。

3、由人及己,评判真实镜头中的自己。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基本上是言不及己,所以我设计了这个环节。用刚刚学到的知识来判断这些图片中学生行为的对错。而这些图片都是上周五,我校学生真实的画面,学生看了后会感觉很亲切,并且容易接受正确的观点。

事实的确如此,学生在看到照片时首先很惊讶,后来利用他们学过的已有知识在帮忙改正时,其实他们就能联系到自己的行为,并且自觉的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这就说明在他们心里已经牢牢记住了防雷知识,并且已经接受。在这里重难点就很好的达成。

三、积极构建有“味”的生活课堂

本节课的内容虽然是学生司空见惯的,要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品德意识,这还需要一种理论灌输,如何让学生吃理,如何导行,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争当三员”。

1、鼓励学生观察生活、关注天气,争做小小气象员。

2、鼓励学生去探究、去阅读有关雷雨的书籍,争做小小科普员。

3、鼓励学生宣传避雷小知识,争做小小宣传员。

具体表现在:

(1)“说一说、读一读”

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在活动一中,了解雷雨前的现象,就主要是通过学生说,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并且老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是怎样的,最后读一首儿歌来帮助记忆。

(2)“听一听、看一看”

可以让学生了解不知道的知识,比如看雷雨灾难的新闻,看统计情况等,还有听小博士讲解避雷知识,这些学生都很容易接受,并且让学生对雷雨的危险性有初步的认识,对避雷方法有全面的了解,在这里有助于知识目标的达成。

(3)“演一演、议一议”

在课堂上通过演的方式将生活中的情景再现,一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是情景更真实,学生更容易接受。演完后让学生议论其中行为的对错,这个环节可以很好的突破重难点。

(4)“想一想、评一评”

学生看生活中真实的照片,来判断行为对错。通过设计三个我校一年级学生遭遇雷雨天气的情景,让学生用已有知识帮助弟弟妹妹安全避雷。这个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同时还可以更好的掌握避雷知识。

总的来说,在本课教学上,我力求做到融“激励性、趣味性、过程性、引导性、发展性”为一体,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潜移默化中思想上受到教育,行为上有更多的自我保护的安全知识,力求创设“润物无声”的品德教学境界,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全面关注学生问题,科学有效的评价学生等问题上都还做的不够好,这些都有待于我进一步的学习、改进。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说课,欢迎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们批评指正。

夏天的雷雨说课稿4

一、教材分析:这堂课我运用的是小学二年级(苏少版)的教材,主要内容是——《夏天的雷雨》。《夏天的雷雨》这首歌曲为一段体,有四个乐句组成。每句的前半部分结构规整,三处采用了切分节奏型,其中第一、三句完全相同,第四句作为全曲的结束句略有不同,增强了结束感。在这节课中我想通过唱、听、动感受歌曲的情趣、风格,并掌握节奏。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对欣赏及歌曲的学唱,使学生感受和了解《夏天的雷雨》这种体裁的主要特点。

2、在游戏中能够对音乐性的指令作出反应,随之变换动作或继续游戏进程。

3、能够区分不同音乐所表达的不同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这堂课的重点就是切分节奏的教唱,难点是如何在音乐游戏中贯穿这个节奏的训练。

四、教学过程分析

导入新课。

通过听赏《吉祥三宝》和《刘三姐》中《心想唱歌就唱歌》的片段向学生提出问题: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总结出都是有问有答的歌曲。老师这里有一首奇怪的歌,少了哪些部分呢?分析歌曲。

新课学习:

1、节奏游戏:教师按节奏范读谜面歌词,让学生用同样的节奏答出谜底,以接龙游戏的形式轻松地解决切分节奏并找出答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环节。老师再用声释教学的方法和学生一起模仿出夏日雷雨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习歌曲: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新歌的兴趣,老师有感情的范唱一遍,然后放录音,请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用手轻轻地拍,感受歌曲的节奏、旋律。接着老师用琴声带领学生用“La”音模唱旋律,找出歌曲中相同旋律的两乐句。引导学生用形体动作表现出对内容的理解,并进行总结,找出其特点。然后为歌曲取名字。在此过程中,我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练习唱歌:齐唱、分组唱、分男女生唱、个别演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演唱才能。

3、成立简易乐队。在唱好了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用一些简易乐器为歌曲伴奏,利用铃鼓、磁铃为歌曲伴奏。老师用铃鼓示范,磁铃主要用在打击长音处。学生分组练习用铃鼓和磁铃为歌曲伴奏。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也使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

4、创编活动:为了激发学生学舞的兴趣,鼓励互相启迪、创作,老师指导、观察,请一些创编的好的同学在前边来表演,音乐再次响起,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各尽其能、各得其乐、各有所获。整节课都让学生处于愉悦之中。

5、类比欣赏,拓展延伸:欣赏相关内容的音响资料,如《电闪雷鸣波尔卡》和《乘雪橇》,先说出两首乐曲的特点再对比两首乐曲表达的情绪有什么不同,可以用色彩、线条或动作等方式表现出来,这个环节中能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提高他们的欣赏能力

音乐是最富有情趣的艺术,同时又是最讲究形式结构的艺术。所以,我认为音乐教学应努力创设一些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在充分的体验中既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又获得形式、技能的领悟。在本节课中,以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享受学习的快乐。

《夏天的雷雨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